泗洪县马路种黄豆重演现代“掩耳盗铃”
近日,江苏泗洪市民反映,今年上半年泗洪县内修好的多条柏油马路,即将正式通车,却在夜间被大卡车拉土覆盖,种上了黄豆,让他们十分不解。7月19日,记者在泗洪县古徐大道、少昊路和121省道新道等道路上,均看到柏油路被覆盖于黄土之下,地上已长出20厘米高的黄豆苗。对此,泗洪县委宣传部工作人员表示,对于老百姓所反映的盖路种豆问题,相关部门正在调查研究,目前不便回应。(搜狐新闻2014年7月26日) 初见《应付检查?江苏泗洪20多条马路盖土种黄豆》的报道标题,笔者还以为是“标题党”为抓读者眼球而恶意为之,不想还确有其事,真是让人惊叹!泗洪县如此作法,无异于现代版的掩耳盗铃!修建20多条柏油路,耗资是巨大的,工程也一日之功,在当地可谓是人尽皆知的事情,草草覆盖上一层土,种上黄豆就想冒充耕地应付上级暗访蒙混过关,这岂不可笑。 然而,笑归笑,笑过之后,我们应该看到泗洪县“盖路还土”背后深层次的原因,这就是政府对官员的政绩评价标准! 长期以来,政府都是以GDP增长来评价地方官员的能力和政绩,而最能体现官员能力、政绩的就是大兴土木的搞修建。然而,由于近年来国家在土地征用的审核上越来越严,即使是符合规定的审批,时间周期也很长。而许多地方官员为了能出成绩,大肆占用土地,有的甚至不惜冒险违规圈地,采取边干边报的做法,想打一个时间差。 很明显,泗洪县在修建这些公路之前,是未曾经过国土资源部门的审批同意的,属于违规侵占土地,为应付上级检查,搞个“盖路还土”就可以理解了。 因此,要想杜绝这种以大修大建来体现政绩的现象,改变以经济增长论英雄,建立合理的政绩评价机制才是最有效的方式。 转自张家界在线
页:
[1]